腦麻痺


肢體障礙系列

腦麻痺泛指一種影響動作和姿勢的腦部發展障礙。此障礙令患者的活動能力受損,並可能影響視覺、聽覺、感知、認知、溝通、行為方面的功能,或出現抽搐等症狀。腦麻痺可按其肌肉張力異常的情況劃分為痙攣型、徐動型、共濟失調型及混合型,或按受影響的部位分為半身、下肢、三肢或四肢,也可按活動功能受影響的嚴重程度來分類。

患有腦麻痺的兒童,其活動能力通常有下列的缺損:

  • 動作發展遲緩
  • 持續出現不自主的原始反射動作
  • 肌肉張力異常,例如張力過高或過低
  • 不正常的步姿及活動
  • 過早偏用左或右手

不同種類的腦麻痺,對兒童的活動能力會有不同的影響:

痙攣型:

兒童的肌肉張力過高,以致姿勢或動作異常。有關問題可於下列情況呈現:因臀部肌肉僵硬以致難以更換尿片、站立時雙腳呈交叉姿勢、用腳尖走路、手握成拳,及吞嚥困難。患有半身痙攣型腦麻痺的兒童會過早(年齡在18個月或之前)偏用左或右手。下肢痙攣型腦麻痺患者在步行時髖及膝關節會屈曲,並可能出現併發症,如關節攣縮、髖關節脫位和脊柱側彎。

徐動型:

兒童會不由自主及不受控制地重複某些動作。說話時可能會表情扭曲,或因口肌張力問題以致語句含糊。

共濟失調型:

兒童會出現姿勢不穩定和動作不協調的問題。

全球每1000名學齡兒童當中,約有2.9名患有腦麻痺。在香港,根據學齡兒童的統計數字推斷,每1000名初生嬰兒當中,約有1至 1.5名患有腦麻痺。

腦麻痺是由於嬰兒仍在發育階段時,其腦部受到損傷所致。

母體因素:

孕婦在懷孕期間服用酒精、違禁藥物,或患上某些疾病,例如宮內感染、孕婦高血壓和胎盤併發症等,均有可能導致兒童患上腦麻痺。

產前、生產過程及產後:

產前、生產期間及產後出現任何創傷以致嬰兒的腦部受損,例如先天性腦部畸形、細菌或病毒感染、生產過程出現困難而令嬰兒窒息等,均可導致腦麻痺。

遺傳因素:

大約有百分之十至三十的腦麻痺個案,其成因可能由遺傳因素引致。

患有腦麻痺的兒童可能同時有其他發展障礙,包括弱聽、弱視、智障、語言發展遲緩、腦癇症、發育不良或因吞嚥困難而令肺部易受感染。

腦麻痺的主要療法為改善患者的肌肉張力問題或減輕相關的併發症,及在家居和學校提供所需的輔助器材。給予適當的護理亦對兒童相當重要,所以應為兒童及其照顧者提供有關腦麻痺的教育。

物理治療、職業治療和矯型器具:

可有助減低肌肉張力問題及避免攣縮,以提高患者日常活動的能力。這些治療及器具通常於患者年幼時開始使用。

藥物方面:

旨在減低肌肉張力問題和不自主的動作。施用藥物的方法包括口服藥物、於脊髓灌輸藥物,以及在痙攣的肌肉注射藥物。常用的藥物為口服「巴氯芬」(baclofen)、「苯海索」(trihexyphenidyl),以及「肉毒桿菌毒素」(botulinum toxin) 等。

手術方面:

矯形外科手術可有助矯正關節變形情況。此外,透過在脊髓施行手術,選擇性切斷部分脊神經後根,亦可減輕痙攣狀態。

除了改善肌肉張力的問題外,給予適當的訓練以提高兒童的生活適應能力亦相當重要,其中包括處理流涎、進食及吞嚥的問題。另外,為兒童提供輔助器材(包括輪椅)以幫助他們坐、站立或走路,以及輔助兒童溝通的工具,亦可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。

本地有一系列的學前服務,為患有腦麻痺的兒童提供治療及訓練。學齡兒童方面,除了繼續在醫院專科門診接受治療之外,教育局亦有為在主流學校就讀的患者提供支援服務。而考試及評核局亦會視乎需要,在公開考試中給予特別安排。至於需要較多支援的學生則可入讀特殊學校,當中部分學校亦有提供住宿服務。

假如兒童到兩歲仍未能自行穩坐、七歲仍未能走路,又或持續出現與其年齡不相符的反射動作,他們日後能自行走路的機會便會較低。相反,如患者在九個月大時能控制頭部、兩歲時能自行穩坐,或兩歲半時能夠爬行,他們日後能自行走路的機會便相對較高。

患有腦麻痺的兒童,長大後有可能出現以下繼發問題,如肌腱與骨骼的變形、筋肌的過度勞損和痛症、關節炎及肌腱退化(通常涉及臀、膝、足踝、腰椎和頸椎)。不過,如患者和家人能積極參與治療,或可避免上述情況。

透過適當的治療和協助,患有腦麻痺的人士也可以與人溝通、接受教育、投身社會及參與工作。

  • McIntyre, S., Taitz, D., Keogh, J., Goldsmith, S., Badawi, N., & Blair, E. (2013).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isk factors for cerebral palsy in children born at term in developed countries. Developmental Medicine and Child Neurology, 55(6),499-508.
  • Maureen S Durkin, Ruth E Benedict, Deborah Christensen, Lindsay A Dubois, Robert T Fitzgerald, Russell S Kirby, Matthew J Maenner, Kim Van Naarden Braun, Martha S Wingate, Marshalyn Yeargin-Allsopp (2016).Prevalence of Cerebral Palsy among 8-Year-Old Children in 2010 and Preliminary Evidence of Trends in Its Relationship to Low Birthweight. Paediatr Perinat Epidemiol. 2016 Sep;30(5):496-510.
  • Alastair H. MacLennan, Sara Lewis, Andres Moreno-De-Luca, Michael Fahey, Richard J. Leventer, Jozef Gecz et al. (2019) Genetic or Other Causation Should Not Chang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Cerebral Palsy. J Child Neurol. 2019 Jul; 34(8): 472–476.
  • Rosenbaum, P., Paneth, N., Leviton, A., Goldstein, M., Bax, M., Damiano, D. & Jacobsson, B. (2007). A report: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erebral palsy April 2006. Developmental Medicine and Child Neurology Supplement, 109, 8-14.
  • Yam, W. K., Chan, H. S., Tsui, K. W., Yiu, B. P., Fong, S. S., Cheng, C. Y., & Chan, C. W. (2006). Prevalence study of cerebral palsy in Hong Kong children. Hong Kong Medical Journal, 12(3), 180-184.
簡短版小冊子

簡短版小冊子

長版小冊子

長版小冊子